引用本文: 胡萍, 唐晓君, 杨雪巍, 冯丹, 邱景富, 赵勇, 尹岭, 张帆. 中国农村糖尿病防治卫生技术的文献调查与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15(6): 713-718. doi: 10.7507/1672-2531.20150118 复制
我国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已由2002年的1.8%上升至2010年的8.4%,上升速度超过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文化教育缺失,医疗条件不足,农村地区糖尿病防控已成为我国慢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卫生技术是指用于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及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技术手段[1]。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缓解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方针政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相关部门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农村适宜卫生技术的推广。随着我国农村卫生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开展关于卫生技术的调查和评估,特别是适宜卫生技术。但目前尚无全面、系统分析我国糖尿病卫生技术调查和评估的相关研究。为全面了解我国糖尿病筛查与防治的卫生技术及评估现状,有必要全面收集相关文献,总结和分析相关的卫生技术及其评估情况,为今后的糖尿病筛查与防治相关卫生技术的评估研究和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观察性研究和试验性研究。文种限中文。
1.1.2 研究主题
调查和评估农村糖尿病相关卫生技术。
1.1.3 研究对象
我国农村卫生技术服务的供方(提供或开展相关卫生技术的基层医务人员和推广组织人员)和需方(已接受相关服务或治疗的患者和普通村民)。
1.2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VIP、CNKI、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目前我国农村糖尿病卫生技术调查和评估的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14年7月15日。采取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检索方式,检索词包括卫生技术、糖尿病等。
1.3 文献筛选、数据提取
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若遇分歧,则讨论解决。采用预先制定的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提取内容包括:① 文献的基本信息(标题、作者、发表杂志);② 研究的时间、地区以及对象;③ 研究目的;④ 研究设计类型;⑤ 卫生技术分类;⑥ 卫生技术所涉及疾病;⑦ 卫生技术评估内容;⑧ 研究结局指标;⑨ 主要结果和结论等。
1.4 统计分析
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整理、分析以下内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发表时间、地区分布、研究对象、研究类型);卫生技术分类、卫生技术所涉及疾病,以及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初检获得1 122篇文献,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15篇文献[2-16]。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2.1 发表时间
第一篇糖尿病的卫生技术相关研究发表于2004年;之后,2008年发表 1篇,2009年和2011年各3篇,2012年2篇,2013年1篇,2014年3篇(表 1)。

2.2.2 研究地区
纳入文献的研究地区涉及8个省市,其中浙江省最多(4篇),其次为上海市(3篇),再次为山东省和江苏省(各2篇),最后为甘肃省、广东省、辽宁省和天津市(各1篇)(表 1)。
2.2.3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涉及卫生服务的需方和供方,其中需方包括接受卫生技术服务或治疗的患者(11篇)、普通村民(1篇),供方为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相关适宜技术推广组织人员(5篇)。需方和供方均设计的文献有2篇(表 1)。
2.2.4 研究类型
纳入文献中,其研究设计为试验性研究14篇,横断面研究2篇(主要采用定量问卷调查法),其中1篇涉及两类研究类型(表 1)。
2.3 卫生技术分类
纳入文献针对农村糖尿病的卫生技术共8类,具体见表 2。其中,针对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和管理的文献数最多(各4篇)。

2.4 卫生技术针对的疾病
15篇文献中,除1篇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外,其余均为糖尿病,其中2篇明确针对2型糖尿病。
2.5 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及结果
纳入文献所涉及的卫生技术评估内容包括卫生技术的有效性(15篇)、可接受性(2篇)、经济学特征(2篇)、技术特性(1篇)和需求性(1篇)5个方面,具体见表 3。

2.5.1 有效性
15篇文献均涉及了对卫生技术有效性的评估。卫生技术的有效性是指技术在应用时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能力,包括效力和效能[17]。纳入文献中,相关卫生技术主要涉及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具体包括的指标有:健康知识知晓率(9篇,其中5篇为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4篇为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生化指标(8篇)、血糖控制率(7篇)、患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6 篇)、规范服药率(5篇)、生化指标检测率(4篇)、并发症筛查率(2篇)、健康教育普及率(1 篇)、结果准确性(1篇)、疾病控制率(1篇)、业务水平提高率(1篇)、显效率(1篇)、好转率(1篇)、就诊率(1篇)、检出率(1篇)。
2.5.2 可接受性
评估卫生技术可接受性的文献仅2篇(13.3%),可接受性是指技术的应用应尽可能地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伦理与道德等方面相适应,应考虑到当地政府、医疗机构、患者及在伦理道德上的可接受性[18]。纳入文献中,可接受性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1篇,患者满意度由干预前的46%增加到90%)和医务人员满意度(1篇,医务人员满意度达98%)。
2.5.3 经济学特性
评估卫生技术经济学特性的文献仅2篇(13.3%),经济学特性是指技术应用的成本、费用以及由于技术对疾病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与效益[19]。纳入文献中,经济学特性指标包括治疗费用(2篇,其中一篇结果显示采用该卫生技术的疗程药物费用仅为常规技术的1/5,另一篇结果则显示可降低1 444元/年的治疗费用)和成本(1篇,采用该卫生技术1个单位效果所需成本仅为常规技术的7.53%)。
2.5.4 技术特性
评估卫生技术的技术特性的文献仅1篇(6.7%),技术特性是指技术的操作特性,以及是否符合该技术在设计、组成、加工、耐受性、可靠性、易使用性和维护等方面的规范[17]。纳入文献中,技术特性指标为技术掌握度(培训后,53.25%的医务人员表示能初步运用,33.77%的医务人员表示能熟练运用)。
2.5.5 需求性
评估卫生技术需求性的文献仅1篇(6.7%),需求性是指该技术是否适合当地开展初级卫生保建的需要,满足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迫切需要,促进和改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20]。纳入文献的需求性评估指标为需求比例(94.5%医务人员和97.9%管理人员表示需要文献中所涉及的卫生技术)。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对卫生技术的研究已日益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20],但专门针对我国农村糖尿病筛查与防治卫生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仅有8个省市开展了对相关卫生技术的调查和评估研究。由此可见,对我国农村糖尿病筛查与防治卫生技术的调查和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涉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研究很少。但是,糖尿病是农村地区的常见病、慢性病,其并发症正逐渐成为人群健康的重要杀手[21]。因此开展更多涉及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卫生技术研究,从而更好地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相关预防知识及卫生技术很有必要。
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只能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保健、监测血糖等途径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学习基本的护理知识来控制病情,因此健康知识宣传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于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卫生技术较为广泛,其中多个省市开展了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卫生技术相关知识培训,且对研究对象实施健康知识培训、健康教育等干预后,其知识知晓率等均有所提高,其中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尤为明显,因其可提高患者规范服药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等,从而提高疾病控制率。因此,我们建议对患者开展更多、更全面的相关健康知识宣传,加强教育工作深度和普及面,更好地规范患者日常饮食,尽可能地促进患者自发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对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尤为重要。我国仅有少数大型综合医院做到了糖尿病的综合强化治疗,基层医院和医生的糖尿病诊治仍处于很低水平,基层卫生机构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2],因此建议更多的基层医院建立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的机制和模式,以提高糖尿病诊断率、治疗达标率等,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
纳入研究从多个方面对农村糖尿病卫生技术进行了评估。其中,所有纳入研究均对卫生技术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从纳入文献的研究类型看,主要为试验性研究,其设计严谨,结果的论证强度较高。针对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有效性指标主要是健康知识知晓率,其对传播正确的糖尿病防治知识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虽然评估卫生技术可接受性的指标运用较广,包括了患者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医务人员推广意愿、管理人员满意度,但相关研究较少。评估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定量问卷调查法,仅少部分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更多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涉及对卫生技术经济学特性进行评估的文献仅2篇,经济学特性指标包括治疗费用和成本。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依旧存在,加之糖尿病不能根治,对于农村糖尿病患者来说,经济问题可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但多数纳入研究并未涉及,今后的研究应加以重视。
需求性涉及供方和需方两方面。供方研究主要是分析医院门诊和住院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医生自感需求的技术;需方研究主要分析农村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疾病负担等信息[23]。纳入研究涉及需求性者仅1篇,且仅涉及供方的需求性,缺少对需方的需求性的评估,今后的研究应增加对卫生技术需求性,特别是需方需求性的评估。
综上所述,对我国农村糖尿病卫生技术的调查和评估研究开展较晚,文献量较少,评估内容存在不足,尤其是对卫生技术的安全性和经济学特性。今后应更准确和完善地调查和评估农村糖尿病卫生技术,给相关决策制定者和宣传者提供正确指导。
我国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已由2002年的1.8%上升至2010年的8.4%,上升速度超过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文化教育缺失,医疗条件不足,农村地区糖尿病防控已成为我国慢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卫生技术是指用于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及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技术手段[1]。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缓解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方针政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相关部门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农村适宜卫生技术的推广。随着我国农村卫生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开展关于卫生技术的调查和评估,特别是适宜卫生技术。但目前尚无全面、系统分析我国糖尿病卫生技术调查和评估的相关研究。为全面了解我国糖尿病筛查与防治的卫生技术及评估现状,有必要全面收集相关文献,总结和分析相关的卫生技术及其评估情况,为今后的糖尿病筛查与防治相关卫生技术的评估研究和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观察性研究和试验性研究。文种限中文。
1.1.2 研究主题
调查和评估农村糖尿病相关卫生技术。
1.1.3 研究对象
我国农村卫生技术服务的供方(提供或开展相关卫生技术的基层医务人员和推广组织人员)和需方(已接受相关服务或治疗的患者和普通村民)。
1.2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VIP、CNKI、CBM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目前我国农村糖尿病卫生技术调查和评估的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14年7月15日。采取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检索方式,检索词包括卫生技术、糖尿病等。
1.3 文献筛选、数据提取
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若遇分歧,则讨论解决。采用预先制定的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提取内容包括:① 文献的基本信息(标题、作者、发表杂志);② 研究的时间、地区以及对象;③ 研究目的;④ 研究设计类型;⑤ 卫生技术分类;⑥ 卫生技术所涉及疾病;⑦ 卫生技术评估内容;⑧ 研究结局指标;⑨ 主要结果和结论等。
1.4 统计分析
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整理、分析以下内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发表时间、地区分布、研究对象、研究类型);卫生技术分类、卫生技术所涉及疾病,以及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初检获得1 122篇文献,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15篇文献[2-16]。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2.1 发表时间
第一篇糖尿病的卫生技术相关研究发表于2004年;之后,2008年发表 1篇,2009年和2011年各3篇,2012年2篇,2013年1篇,2014年3篇(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