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系统回顾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文献,描述和分析目前国内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方法 在反复讨论并预检索后确定检索词及检索策略,而后电子检索CBM、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截止2011年3月发表的中文文献,纳入所有已发表的关于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问题的调查研究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讨论解决,必要时参考第三方意见。采用定性方法系统总结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由于各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界定和类型,研究设计及结局指标的异质性,故没有采用Meta分析。
结果 纳入的155篇文献均为横断面研究,其中无对照的横断面研究63篇,有对照的横断面研究92篇。大部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存在较多问题;但也有少数对照研究显示,两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如不同性别、年龄、监护类型、父母外出情况等)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存在差异。
结论 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诸多问题,但有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存在争议。现有研究中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不统一、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设计,影响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需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对照研究,并进行长期动态观察,从而更准确地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非留守儿童的异同。
引用本文: 张帆,刘琴,赵勇,孙敏红,王宏. 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8): 849-857. doi: 10.7507/1672-2531.20110145 复制
1. | 全国妇联.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中国妇运, 2008, (6): 35-37. |
2. | 林细华, 沈敏, 王琳, 等.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2): 228-231. |
3. | 朱丹.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2): 8-13. |
4. | 周宗奎, 孙晓军, 范翠英.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6): 121-125. |
5. | 周宗奎, 孙晓军, 刘亚,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71-79. |
6. | 周怡娟, 秦晓云, 王利兵. 吉安市留守儿童情绪特征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1): 10-11. |
7. | 周青云. 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干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8(1): 88-89. |
8. | 仲玲. 江苏海安曲塘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 生活教育, 2010, (5): 31-33. |
9. | 仲磊, 杨映萍, 罗永刚.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0, (78): 76-80. |
10. | 郑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 (6): 56-57. |
11. | 赵景欣, 刘霞. 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 日常积极事件的保护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 2010, 26(6): 634-640. |
12. | 赵景欣, 王焕红, 王世风. 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0, (2): 1-6. |
13. | 赵洁, 林艳艳, 曹光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相关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6(10): 1012-1015. |
14. | 赵红, 罗建国, 李作为,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精神医学杂志, 2007, 20(1): 11-12. |
15. | 赵红, 罗建国, 李作为, 等. 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杂志, 2006, 14(6): 633-635. |
16. | 赵峰.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128-130. |
17. | 张燕燕, 兰燕灵, 覃业宁, 等.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和抑郁状况的调查. 护理学杂志, 2009, 24(17): 76-77. |
18. | 张学玲, 张雷. 镇江留守儿童生存状况调查综述——以江苏镇江大路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为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6(2): 70-73. |
19. | 张顺, 王良锋, 孙业桓, 等. 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现代预防医, 2007, 34(3): 441-443. |
20. | 张莉, 罗学荣, 孟软何. 山西省长治市农村留守儿童情绪问题现状调查. 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2): 105-110. |
21. | 张莉, 罗学荣. 长治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长沙: 中南大学, 2009. |
22. | 张建育, 贺小华.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8): 932-933. |
23. | 张皑频, 杨德兰, 侯有华, 等. 城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分析. 重庆医学, 2008, 37(8): 844-847. |
24. | 张皑频, 杨德兰, 侯有华. 渝西地区518名留守儿童孤独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 17(4): 366-367. |
25. | 曾嵘, 张伶俐, 罗家有, 等. 中国7省市农村地区4~7岁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7): 706-709. |
26. | 曾瑾, 陈希宁. 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 成都: 四川大学, 2007. |
27. | 岳慧兰, 傅小悌, 张斌, 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 2006, (10): 4-6. |
28. | 袁君兰. 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 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18): 123-124. |
29. | 于茜, 常冉, 焦永纪.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研究——基于对江苏省淮安市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 (2): 89-90. |
30. | 于鸿雁. 留守儿童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8(3): 64-66. |
31. | 殷晓旺, 李江华, 肖湘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教育学术月刊, 2010, (6): 23-29. |
32. | 叶曼, 张静平.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生活事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 17(11): 1048-1050. |
33. | 叶曼, 张静平. 湖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长沙: 中南大学, 2008. |
34. | 杨娅娟, 陶芳标, 万宇辉. 安徽留守儿童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3): 321-324. |
35. | 杨勤, 龚正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配对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18(5): 385-389. |
36. | 杨会芹, 张波, 郭雪萍,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 11(6): 97-101. |
37. | 杨会芹, 张波, 郭雪萍,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育科学版), 2009, 11(12): 18-23. |
38. | 薛晓娟, 卢旌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与和谐社会.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7(8): 97-101. |
39. | 徐志伟, 苏虹, 伍佳玲, 等.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伤行为及与心理控制源关系.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7): 868. |
40. | 邢云. 农村小学儿童一般性焦虑状况差异研究. 南昌高专学报, 2008, (1): 119-121. |
41. | 邢艳菲, 王礼桂. 特殊家庭结构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
42. | 谢玉兰, 陈旭.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 2007. |
43. | 谢冉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等问题的调查. 现代企业文化, 2010, (11): 122-123. |
44. | 谢慈珍. 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困境及其对策——以湖北省恩施市石村为例. 学理论, 2010, (14): 26-27. |
45. | 肖敏, 葛缨, 曹成刚. 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11): 1294-1296. |
46. | 吴支奎, 朱丽娟.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安徽省广德县Q村的调查. 心理健康, 2010, (11): 70-72. |
47. | 吴泽华, 曹伟华, 喻洁.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法制与社会, 2008, (26): 260-261. |
48. | 吴雪琴, 王庆. 四川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双流中和为例.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09. |
49. | 吴小叶, 高彩霞.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报告——对凯里市、麻江县、雷山县部分少数民族乡镇留守儿童的调查.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5): 111-115. |
50. | 吴文春, 陈洵, 温桂生, 等. 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10): 1220-1222. |
51. | 吴明珍, 朱永新.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与同伴关系、家庭功能的关系. 苏州: 苏州大学, 2008. |
52. | 吴继红. 农村不同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以洛阳地区为例.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4): 106-108. |
53. | 魏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以徐州地区. 社会工作, 2006, (11): 27-30. |
54. | 王鑫, 郭强. 贵州省某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 27(4): 210-213. |
55. | 王文伶, 李佳, 陈大球. 城镇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现状调查. 中国热带医学, 2009, 9(9): 1943-1944. |
56. | 王文伶, 李佳, 蔡业敏, 等. 海口市136名城镇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9): 856-857. |
57. | 王文军, 张璟, 李晶, 等. 济宁市留守中学生行为发育及影响因素研究. 公共卫生, 2010, 33(5): 350-352. |
58. | 王树明, 邓德红, 周昭红, 等. 汉川市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6): 651-654. |
59. | 王淑芳, 范丽恒.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 郑州: 河南大学, 2010. |
60. | 王良锋, 张顺, 孙业桓, 等.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7): 639-640. |
61. | 王敬峰.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绥化学院学报, 2010, 30(2): 141-143. |
62. | 王国防. 焦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2): 52-53. |
63. | 王刚平, 颉瑞, 裴根祥, 等. 天水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1): 112-114. |
64. | 王锋, 鲍玲.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视角. 南昌: 江西财经大学, 2008: 1-53. |
65. | 王方, 范兴华. 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2): 153-155. |
66. | 王翠梅. 江西省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研究. 才智, 2009, (31): 238-239. |
67. | 汪红烨. 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6(4): 99-103. |
68. | 汪明, 卢玲利. 农村留守寄宿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151-153. |
69. | 万艳梅, 王素芳, 马兴好, 等.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10): 911-912. |
70. | 童秋萍, 唐日新. 初中学生心理弹性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09. |
71. | 田录蒋, 张丽军, 裴丹莹.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及心理成长状况的比较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8, (2): 8-11. |
72. | 田伟. 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情绪调查研究. 考试周刊, 2008, (38): 186. |
73. | 谭杰华. 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途径探索. 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0, 31(6): 114-119. |
74. | 孙晓军, 周宗奎, 汪颖, 等. 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 心理科学, 2010, 33(2): 337-340. |
75. | 苏萍, 熊广星.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
76. | 帅晓玲. 重庆市巫溪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 法制与社会, 2009, (24): 277. |
77. | 申海燕, 景智友, 姜楠, 等.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社会适应调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大众科技, 2010, (1): 148-151. |
78. | 邵艳, 张云英.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湖南长沙市为例.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2): 44-47. |
79. | 荣丹.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 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8, (10): 25-28. |
80. | 任宁, 沈莉. 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7): 754-756. |
81. | 任彩霞, 张丽锦.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银川: 宁夏大学, 2008. |
82. | 秦秀清, 曾菁. 赣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研究.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2): 6-8. |
83. | 乔良, 陈希宁, 袁萍, 等. 某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16): 3008-3111. |
84. | 孟筱, 张铁军.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特点及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0, (3): 66-68. |
85. | 马亚静, 金晓莉. 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校高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以淮北市某镇为例. 社会工作, 2010, (11): 28-30. |
86. | 马长波, 刘凌云. 驻马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民营科技, 2010, (4): 122-123. |
87. | 骆鹏程, 李永鑫.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郑州: 河南大学, 2007. |
88. | 骆斌, 雷红生, 曹鹏飞,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差异性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10): 126-128, 13l. |
89. | 龙艳.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 柳州师专学报, 2008, 23(4): 78-81. |
90. | 刘志强, 张皓.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05: 1-76. |
91. | 刘正奎, 高文斌, 王婷, 等. 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2): 177-182. |
92. | 刘映, 郑添华. 重庆市巫溪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教育研究, 2009, (8): 47-48. |
93. | 刘裔涛, 刘书铭. 四川省古蔺县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1): 127-128. |
94. | 刘艳飞. 东南沿海留守儿童类型及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以福州连江为例. 福州党校学报, 2010, 6(127): 53-56. |
95. | 刘欣, 陈青萍.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5): 30-34. |
96. | 刘霞, 赵景欣, 申继亮.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 中国教育学刊, 2007, (6): 6-8, 20. |
97. | 刘梅, 金文彬. 沈阳市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2(5): 30-34. |
98. | 刘璐, 屈程, 邱于飞.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内外控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11): 1017-1019. |
99. | 刘红, 卢晓灵, 张金勇, 等.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8(2): 26-30. |
100. | 刘佰桥, 王薇.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2): 210-212. |
101. | 刘霞, 胡心怡, 申继亮. 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2007, (4): 18-23. |
102. | 梁建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0(1): 4-7. |
103. | 梁建华. 河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5): 156-157. |
104. | 梁建华.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现状透视与实施路径选择.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0, 7(3): 20-23. |
105. | 李志凯.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4): 440-442. |
106. | 李晓敏, 袁婧, 高文斌, 等.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1): 92-93. |
107. | 李晓敏, 罗静, 高文斌, 等.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 中国临床杂志, 2009, 17(5): 620-622. |
108. | 李万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对策——以乐山市五通桥区为例.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1): 51-60. |
109. | 李松.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分析. 湖北社会科学, 2009, (9): 182-185. |
110. | 李光友, 陶方标. 14~16岁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及自杀倾向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8): 905-907. |
111. | 李东斌, 温义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品德与心理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9, (4): 32-35. |
112. | 李朝英, 沈丽琴, 洪源, 等.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13): 2508-2509. |
113. | 李松.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抚养人教养方式的研究. 许昌学院学报, 2008, 27(4): 137-140. |
114. | 雷芳. 不同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1): 74-76. |
115. | 兰燕灵, 李艳, 唐秀娟, 等. 农村留守儿童个性、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8): 901-903. |
116. | 孔伯双, 李江华, 丁伟祥, 等. 江西留守儿童心理亚健康及体育教育对策研究.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5): 140-142. |
117. | 康丹, 丁金霞, 傅莉莉. 农村民办幼儿园幼儿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0, 23(12): 26-29. |
118. | 金英良, 吴秀娟, 张训保,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10): 1224-1225. |
119. | 金英良, 吴秀娟, 张训保, 等. 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9(5): 472-473. |
120. | 焦富勇, 蔺婧, 刘虹, 等. 850例留守儿童调查分析和研究. 中国妇幼健康研, 2010, 21(1): 14-16. |
121. | 蒋名平.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团体辅导干预的研究.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 20(5): 85-89. |
122. | 纪中霞, 陈水平.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基础教育, 2008, (10): 49-52. |
123. | 黄艳苹, 李玲.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10): 669-671. |
124. | 黄艳苹, 雷良. 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06. |
125. | 黄兴裕, 吴秀华. 赣州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学术沙龙-文学教育, 2010, (11): 55. |
126. | 黄广文, 吴虹, 杜其云, 等. 农村3~7岁留守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调查分析. 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1-6. |
127. | 华文球, 张程赪, 虞与庆.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 14(2): 140-142. |
128. | 胡艳.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南昌: 南昌大学, 2008. |
129. | 胡心怡, 刘霞, 申继亮, 等. 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5): 501-503. |
130. | 胡昆, 丁海燕, 孟红.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8): 994-997. |
131. | 胡会丽, 陈旭. 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 |
132. | 侯有华, 张皑频, 张峰, 等. 城镇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 教育?科研, 2007, (4): 8-9. |
133. | 侯洋, 徐展. 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自卑感. 中国心理卫生, 2008, 22(8): 564-565. |
134. | 贺小华, 张建育, 梅小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农业教育, 2009, (3): 81-83. |
135. | 郝振, 崔丽娟. 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心理科学, 2007, 30(5): 1199-1201. |
136. | 郭远兵, 黄朝云, 商守卫. 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 17(7): 652-653. |
137. | 郭世魁, 魏瑞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20): 235-236. |
138. | 郭少榕. 农村留守女童: 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福建农村留守女童问题调查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0(3): 95-100. |
139. | 葛缨, 张小丽, 曹成刚. 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品德与心理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9, (1): 45-48. |
140. | 高亚兵.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3): 257-258. |
141. | 高亚兵.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8, (7): 56-60. |
142. | 高亚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8): 917-919. |
143. | 高文斌, 王婷, 刘正奎, 等. 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 16(3): 238-240. |
144. | 冯宇, 马思放, 阳婧, 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以广西马山县为例. 世纪桥, 2009, (8): 103-104. |
145. | 方琪, 王宏, 李雷雷, 等. 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11): 774-778. |
146. | 杜明翠, 刘维璐, 刘晶晶,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与策略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 25(3): 41-44. |
147. | 邓绍宏. 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教苑, 2010, (11): 24-25. |
148. | 邓美英, 陶风华. 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看教育公平—以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乡朝阳中学为例. 科教导刊, 2010, (10): 156-157. |
149. | 崔丽娟.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 2009, (4): 36-39. |
150. | 池瑾, 胡心怡, 申继亮. 不同留守类型农村儿童的情绪特征比较. 教育科学研究, 2008, 8(9): 54-57. |
151. | 程培霞, 达朝锦, 曹枫林, 等.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对比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2): 250-253. |
152. | 程龙. 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校医, 2009, 23(2): 134-136. |
153. | 程航, 姜德国, 李霞, 等. 温州留守中学生自我意识、应对方式与家庭环境状况调查. 上海精神医学, 2008, 20(1): 8-10. |
154. | 成彦. 农村留守家庭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 社会福利, 2007, (2): 35-37. |
155. | 陈小萍. 父亲缺失下留守儿童的学绩、情感体验及其农村父职角色.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1(2): 97-101. |
156. | 曹绍平, 陈丹.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4): 82-83. |
157. | 曹光海, 杜鹃, 赵洁. 曲阜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济宁学院学报, 2009, 30(3): 97-100. |
158. | 王广海, 刘志军, 卢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0, 11(26): 858-860. |
159. | 王锋生, 孙业恒, 钮娟娟, 等.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SCL-90测试结果的Meta分析. 卫生研究, 2010, 39(2): 224-227. |
- 1. 全国妇联.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中国妇运, 2008, (6): 35-37.
- 2. 林细华, 沈敏, 王琳, 等.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9(2): 228-231.
- 3. 朱丹.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2): 8-13.
- 4. 周宗奎, 孙晓军, 范翠英.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6): 121-125.
- 5. 周宗奎, 孙晓军, 刘亚,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71-79.
- 6. 周怡娟, 秦晓云, 王利兵. 吉安市留守儿童情绪特征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1): 10-11.
- 7. 周青云. 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干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8(1): 88-89.
- 8. 仲玲. 江苏海安曲塘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 生活教育, 2010, (5): 31-33.
- 9. 仲磊, 杨映萍, 罗永刚.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0, (78): 76-80.
- 10. 郑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 (6): 56-57.
- 11. 赵景欣, 刘霞. 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 日常积极事件的保护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 2010, 26(6): 634-640.
- 12. 赵景欣, 王焕红, 王世风. 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0, (2): 1-6.
- 13. 赵洁, 林艳艳, 曹光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相关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6(10): 1012-1015.
- 14. 赵红, 罗建国, 李作为,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精神医学杂志, 2007, 20(1): 11-12.
- 15. 赵红, 罗建国, 李作为, 等. 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杂志, 2006, 14(6): 633-635.
- 16. 赵峰.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128-130.
- 17. 张燕燕, 兰燕灵, 覃业宁, 等.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个性特征和抑郁状况的调查. 护理学杂志, 2009, 24(17): 76-77.
- 18. 张学玲, 张雷. 镇江留守儿童生存状况调查综述——以江苏镇江大路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为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6(2): 70-73.
- 19. 张顺, 王良锋, 孙业桓, 等. 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现代预防医, 2007, 34(3): 441-443.
- 20. 张莉, 罗学荣, 孟软何. 山西省长治市农村留守儿童情绪问题现状调查. 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2): 105-110.
- 21. 张莉, 罗学荣. 长治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长沙: 中南大学, 2009.
- 22. 张建育, 贺小华.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8): 932-933.
- 23. 张皑频, 杨德兰, 侯有华, 等. 城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分析. 重庆医学, 2008, 37(8): 844-847.
- 24. 张皑频, 杨德兰, 侯有华. 渝西地区518名留守儿童孤独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 17(4): 366-367.
- 25. 曾嵘, 张伶俐, 罗家有, 等. 中国7省市农村地区4~7岁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7): 706-709.
- 26. 曾瑾, 陈希宁. 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 成都: 四川大学, 2007.
- 27. 岳慧兰, 傅小悌, 张斌, 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 2006, (10): 4-6.
- 28. 袁君兰. 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 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18): 123-124.
- 29. 于茜, 常冉, 焦永纪.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研究——基于对江苏省淮安市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 (2): 89-90.
- 30. 于鸿雁. 留守儿童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8(3): 64-66.
- 31. 殷晓旺, 李江华, 肖湘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教育学术月刊, 2010, (6): 23-29.
- 32. 叶曼, 张静平.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生活事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 17(11): 1048-1050.
- 33. 叶曼, 张静平. 湖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长沙: 中南大学, 2008.
- 34. 杨娅娟, 陶芳标, 万宇辉. 安徽留守儿童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3): 321-324.
- 35. 杨勤, 龚正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配对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18(5): 385-389.
- 36. 杨会芹, 张波, 郭雪萍,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9, 11(6): 97-101.
- 37. 杨会芹, 张波, 郭雪萍,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育科学版), 2009, 11(12): 18-23.
- 38. 薛晓娟, 卢旌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与和谐社会.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7(8): 97-101.
- 39. 徐志伟, 苏虹, 伍佳玲, 等. 农村留守中学生自伤行为及与心理控制源关系.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7): 868.
- 40. 邢云. 农村小学儿童一般性焦虑状况差异研究. 南昌高专学报, 2008, (1): 119-121.
- 41. 邢艳菲, 王礼桂. 特殊家庭结构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 42. 谢玉兰, 陈旭.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 2007.
- 43. 谢冉冉.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等问题的调查. 现代企业文化, 2010, (11): 122-123.
- 44. 谢慈珍. 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困境及其对策——以湖北省恩施市石村为例. 学理论, 2010, (14): 26-27.
- 45. 肖敏, 葛缨, 曹成刚. 农村寄宿制留守儿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11): 1294-1296.
- 46. 吴支奎, 朱丽娟.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安徽省广德县Q村的调查. 心理健康, 2010, (11): 70-72.
- 47. 吴泽华, 曹伟华, 喻洁.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法制与社会, 2008, (26): 260-261.
- 48. 吴雪琴, 王庆. 四川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双流中和为例.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09.
- 49. 吴小叶, 高彩霞.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报告——对凯里市、麻江县、雷山县部分少数民族乡镇留守儿童的调查.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5): 111-115.
- 50. 吴文春, 陈洵, 温桂生, 等. 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10): 1220-1222.
- 51. 吴明珍, 朱永新.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与同伴关系、家庭功能的关系. 苏州: 苏州大学, 2008.
- 52. 吴继红. 农村不同教养方式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以洛阳地区为例.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4): 106-108.
- 53. 魏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以徐州地区. 社会工作, 2006, (11): 27-30.
- 54. 王鑫, 郭强. 贵州省某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 27(4): 210-213.
- 55. 王文伶, 李佳, 陈大球. 城镇留守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现状调查. 中国热带医学, 2009, 9(9): 1943-1944.
- 56. 王文伶, 李佳, 蔡业敏, 等. 海口市136名城镇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9): 856-857.
- 57. 王文军, 张璟, 李晶, 等. 济宁市留守中学生行为发育及影响因素研究. 公共卫生, 2010, 33(5): 350-352.
- 58. 王树明, 邓德红, 周昭红, 等. 汉川市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6): 651-654.
- 59. 王淑芳, 范丽恒.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 郑州: 河南大学, 2010.
- 60. 王良锋, 张顺, 孙业桓, 等.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7): 639-640.
- 61. 王敬峰.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绥化学院学报, 2010, 30(2): 141-143.
- 62. 王国防. 焦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2): 52-53.
- 63. 王刚平, 颉瑞, 裴根祥, 等. 天水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1): 112-114.
- 64. 王锋, 鲍玲.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视角. 南昌: 江西财经大学, 2008: 1-53.
- 65. 王方, 范兴华. 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2): 153-155.
- 66. 王翠梅. 江西省部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研究. 才智, 2009, (31): 238-239.
- 67. 汪红烨. 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6(4): 99-103.
- 68. 汪明, 卢玲利. 农村留守寄宿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151-153.
- 69. 万艳梅, 王素芳, 马兴好, 等.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10): 911-912.
- 70. 童秋萍, 唐日新. 初中学生心理弹性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09.
- 71. 田录蒋, 张丽军, 裴丹莹.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及心理成长状况的比较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8, (2): 8-11.
- 72. 田伟. 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情绪调查研究. 考试周刊, 2008, (38): 186.
- 73. 谭杰华. 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途径探索. 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0, 31(6): 114-119.
- 74. 孙晓军, 周宗奎, 汪颖, 等. 农村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孤独感研究. 心理科学, 2010, 33(2): 337-340.
- 75. 苏萍, 熊广星.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 76. 帅晓玲. 重庆市巫溪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研究. 法制与社会, 2009, (24): 277.
- 77. 申海燕, 景智友, 姜楠, 等.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社会适应调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大众科技, 2010, (1): 148-151.
- 78. 邵艳, 张云英.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湖南长沙市为例.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2): 44-47.
- 79. 荣丹.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 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8, (10): 25-28.
- 80. 任宁, 沈莉. 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7): 754-756.
- 81. 任彩霞, 张丽锦.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银川: 宁夏大学, 2008.
- 82. 秦秀清, 曾菁. 赣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研究.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2): 6-8.
- 83. 乔良, 陈希宁, 袁萍, 等. 某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16): 3008-3111.
- 84. 孟筱, 张铁军.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特点及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0, (3): 66-68.
- 85. 马亚静, 金晓莉. 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校高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以淮北市某镇为例. 社会工作, 2010, (11): 28-30.
- 86. 马长波, 刘凌云. 驻马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民营科技, 2010, (4): 122-123.
- 87. 骆鹏程, 李永鑫.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郑州: 河南大学, 2007.
- 88. 骆斌, 雷红生, 曹鹏飞,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差异性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10): 126-128, 13l.
- 89. 龙艳.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 柳州师专学报, 2008, 23(4): 78-81.
- 90. 刘志强, 张皓.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05: 1-76.
- 91. 刘正奎, 高文斌, 王婷, 等. 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2): 177-182.
- 92. 刘映, 郑添华. 重庆市巫溪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教育研究, 2009, (8): 47-48.
- 93. 刘裔涛, 刘书铭. 四川省古蔺县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1): 127-128.
- 94. 刘艳飞. 东南沿海留守儿童类型及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以福州连江为例. 福州党校学报, 2010, 6(127): 53-56.
- 95. 刘欣, 陈青萍.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5): 30-34.
- 96. 刘霞, 赵景欣, 申继亮.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 中国教育学刊, 2007, (6): 6-8, 20.
- 97. 刘梅, 金文彬. 沈阳市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2(5): 30-34.
- 98. 刘璐, 屈程, 邱于飞.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内外控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11): 1017-1019.
- 99. 刘红, 卢晓灵, 张金勇, 等. 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8(2): 26-30.
- 100. 刘佰桥, 王薇.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压力事件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2): 210-212.
- 101. 刘霞, 胡心怡, 申继亮. 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2007, (4): 18-23.
- 102. 梁建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0(1): 4-7.
- 103. 梁建华. 河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5): 156-157.
- 104. 梁建华.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现状透视与实施路径选择.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0, 7(3): 20-23.
- 105. 李志凯.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4): 440-442.
- 106. 李晓敏, 袁婧, 高文斌, 等.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1): 92-93.
- 107. 李晓敏, 罗静, 高文斌, 等.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 中国临床杂志, 2009, 17(5): 620-622.
- 108. 李万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对策——以乐山市五通桥区为例.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26(1): 51-60.
- 109. 李松.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分析. 湖北社会科学, 2009, (9): 182-185.
- 110. 李光友, 陶方标. 14~16岁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及自杀倾向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8): 905-907.
- 111. 李东斌, 温义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品德与心理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9, (4): 32-35.
- 112. 李朝英, 沈丽琴, 洪源, 等.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13): 2508-2509.
- 113. 李松.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抚养人教养方式的研究. 许昌学院学报, 2008, 27(4): 137-140.
- 114. 雷芳. 不同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1): 74-76.
- 115. 兰燕灵, 李艳, 唐秀娟, 等. 农村留守儿童个性、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8): 901-903.
- 116. 孔伯双, 李江华, 丁伟祥, 等. 江西留守儿童心理亚健康及体育教育对策研究.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5): 140-142.
- 117. 康丹, 丁金霞, 傅莉莉. 农村民办幼儿园幼儿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0, 23(12): 26-29.
- 118. 金英良, 吴秀娟, 张训保,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10): 1224-1225.
- 119. 金英良, 吴秀娟, 张训保, 等. 苏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9(5): 472-473.
- 120. 焦富勇, 蔺婧, 刘虹, 等. 850例留守儿童调查分析和研究. 中国妇幼健康研, 2010, 21(1): 14-16.
- 121. 蒋名平.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团体辅导干预的研究.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 20(5): 85-89.
- 122. 纪中霞, 陈水平.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基础教育, 2008, (10): 49-52.
- 123. 黄艳苹, 李玲.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10): 669-671.
- 124. 黄艳苹, 雷良. 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06.
- 125. 黄兴裕, 吴秀华. 赣州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学术沙龙-文学教育, 2010, (11): 55.
- 126. 黄广文, 吴虹, 杜其云, 等. 农村3~7岁留守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调查分析. 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1-6.
- 127. 华文球, 张程赪, 虞与庆.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 14(2): 140-142.
- 128. 胡艳.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南昌: 南昌大学, 2008.
- 129. 胡心怡, 刘霞, 申继亮, 等. 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5): 501-503.
- 130. 胡昆, 丁海燕, 孟红.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8): 994-997.
- 131. 胡会丽, 陈旭. 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
- 132. 侯有华, 张皑频, 张峰, 等. 城镇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 教育?科研, 2007, (4): 8-9.
- 133. 侯洋, 徐展. 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自卑感. 中国心理卫生, 2008, 22(8): 564-565.
- 134. 贺小华, 张建育, 梅小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农业教育, 2009, (3): 81-83.
- 135. 郝振, 崔丽娟. 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心理科学, 2007, 30(5): 1199-1201.
- 136. 郭远兵, 黄朝云, 商守卫. 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 17(7): 652-653.
- 137. 郭世魁, 魏瑞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20): 235-236.
- 138. 郭少榕. 农村留守女童: 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福建农村留守女童问题调查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0(3): 95-100.
- 139. 葛缨, 张小丽, 曹成刚. 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品德与心理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9, (1): 45-48.
- 140. 高亚兵.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比较.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3): 257-258.
- 141. 高亚兵.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8, (7): 56-60.
- 142. 高亚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8): 917-919.
- 143. 高文斌, 王婷, 刘正奎, 等. 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 16(3): 238-240.
- 144. 冯宇, 马思放, 阳婧, 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以广西马山县为例. 世纪桥, 2009, (8): 103-104.
- 145. 方琪, 王宏, 李雷雷, 等. 重庆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11): 774-778.
- 146. 杜明翠, 刘维璐, 刘晶晶,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与策略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 25(3): 41-44.
- 147. 邓绍宏. 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教苑, 2010, (11): 24-25.
- 148. 邓美英, 陶风华. 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看教育公平—以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乡朝阳中学为例. 科教导刊, 2010, (10): 156-157.
- 149. 崔丽娟.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 2009, (4): 36-39.
- 150. 池瑾, 胡心怡, 申继亮. 不同留守类型农村儿童的情绪特征比较. 教育科学研究, 2008, 8(9): 54-57.
- 151. 程培霞, 达朝锦, 曹枫林, 等.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对比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2): 250-253.
- 152. 程龙. 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校医, 2009, 23(2): 134-136.
- 153. 程航, 姜德国, 李霞, 等. 温州留守中学生自我意识、应对方式与家庭环境状况调查. 上海精神医学, 2008, 20(1): 8-10.
- 154. 成彦. 农村留守家庭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 社会福利, 2007, (2): 35-37.
- 155. 陈小萍. 父亲缺失下留守儿童的学绩、情感体验及其农村父职角色.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1(2): 97-101.
- 156. 曹绍平, 陈丹.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4): 82-83.
- 157. 曹光海, 杜鹃, 赵洁. 曲阜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济宁学院学报, 2009, 30(3): 97-100.
- 158. 王广海, 刘志军, 卢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0, 11(26): 858-860.
- 159. 王锋生, 孙业恒, 钮娟娟, 等.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SCL-90测试结果的Meta分析. 卫生研究, 2010, 39(2): 224-227.